新闻中心
不文明游客将进黑名单 必要时向公安通报
假日期间,对于一些游客不文明行为的旅游执法,一直是个令旅游管理部门棘手的问题。昨天,根据国家旅游局制定并实施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通报。
同时,《办法》明确: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实行动态管理,视游客不文明 行为情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保存期限为一至两年,期限自信息核实之日起计算。
不文明记录要通报本人
《办法》指出,为推进旅游诚信建设工作,提升公民文明出游意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央文明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文明旅游工作的意见》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建立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省级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下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由省级旅游主管部门报送或通过媒体报道和社会举报等渠道采集。
《办法》要求,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形成后,旅游主管部门要通报游客本人,提示其采取补救措施,挽回不良影响,必要时向公安、海关、边检、交通、人民银行征信机构通报。
游客不文明行为包括六种
《办法》明确,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六种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责任的,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应当纳入旅游部门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
这六种“游客不文明行为”包括: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秩序;破坏公共环境卫生、公共设施;违反旅游目的地社会风俗、民族生活习惯;损毁、破坏旅游目的地文物古迹;参与赌博、色情活动等;严重扰乱旅游秩序的其他情形。
被记录游客可提交异议申请
《办法》还规定,被记入不文明行为记录的游客,可以向做出记录的旅游主管部门提交异议申请,一般由当事人提出并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旅游主管部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五个工作日内向申请人做出答复。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应当予以纠正。
《办法》明确,异议处理期间,不影响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的管理。国家工作人员故意提供错误信息,或篡改、损毁、非法使用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信息的,按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